夏天艾灸?别觉得奇怪,这正是老祖宗的“养阳秘诀”
2025-07-23 来自: 河南艾仲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1
一到夏天,总有人纳闷:“这么热的天,艾灸不会上火吗?”其实恰恰相反,中医讲究“春夏养阳”,夏天人体阳气浮在表面,内里反而空虚,就像田里的庄稼,表面看着茂盛,根须却需要好好滋养——艾灸,就是给身体的“阳气根须”添柴的好时机。
为啥夏天艾灸,比冬天更管用?
打个比方:冬天的阳气像藏在地下的火种,火力弱还难点燃;夏天的阳气像刚添了柴的火堆,稍微扇扇风就旺。这时候艾灸,就像顺着火势添柴,能把阳气补得更足,还能把冬天攒下的寒气“逼”出去。
中医里“冬病夏治”的道理就在这:比如冬天总咳嗽、手脚冰凉的人,夏天艾灸能趁阳气旺的时候,把寒气从骨头缝里赶出来,到了冬天就不容易犯病。就像梅雨季晒被子,趁着大太阳把潮气晒干,比阴雨天晒效果好十倍。
普通人夏天艾灸,认准3个穴位
不用找复杂的穴位,这3个穴好认又管用,在家就能自己操作:
1. 足三里:让脾胃像“小太阳”一样暖起来
膝盖下3根手指的位置,就是足三里。夏天贪凉吃冰、吹空调,容易伤脾胃,艾灸这里就像给肠胃“贴暖宝宝”,消化好了,吃嘛嘛香。
方法:用艾条悬在穴位上方3厘米处,每次灸10分钟,皮肤觉得温温的不烫就行,每周2-3次,灸完肚子会暖暖的,特别舒服。
2. 关元穴:给身体“存阳气”的“小仓库”
肚脐下4根手指的地方,是关元穴。夏天出汗多,阳气跟着汗水“跑”得快,艾灸这里能帮身体“锁住”阳气,尤其适合总觉得累、爱掉头发的人。
方法:可以用艾灸盒(新手不容易烫到),每次15分钟,灸完喝杯温水,别喝冰的,不然白灸了。
3. 大椎穴:挡住“空调寒气”的“防护盾”
脖子后面突起的骨头下面,就是大椎穴。夏天天天待在空调房,寒气从脖子往身体里钻,艾灸这里能像“关大门”一样挡住寒气,还能缓解颈椎疼。
方法:低头找到穴位,艾条悬灸5-8分钟,感觉有点热就挪一挪,别灸太久,免得上火。
夏天艾灸,这3件事比穴位更重要
1. 别追求“烫”和“起泡”:有人觉得灸得越烫效果越好,其实不对。夏天皮肤敏感,稍微有点温感就够了,像晒暖阳一样舒服才对,起泡反而容易感染。
2. 灸后1小时别碰凉的:刚艾灸完,毛孔像打开的窗户,这时候喝冰饮、冲凉水澡,等于把寒气“请”进身体,等1小时再碰凉的,也别马上吹空调。
3.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:特别怕热、总上火、舌头红得像草莓的人(中医叫“阴虚体质”),少灸或只灸大椎穴;孕妇、皮肤有伤口的人别灸,别瞎试。
老话说“夏天灸一灸,胜过吃补药”,其实艾灸没那么神秘,就像给身体“做保养”,趁着夏天阳气足的时候,花10分钟灸一灸,把底子打牢了,秋冬少生病,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养生。记住:夏天艾灸不是找罪受,而是顺着力气养身体,就像庄稼在夏天好好长,秋天才能有好收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