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不安寝,病自何来?

2025-07-27  来自: 河南艾仲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3

  中医讲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睡眠不是简单的休息,而是身体气血调和、脏腑修复的关键时段。夜 夜难眠或睡得浅,就像给身体的“维修车间”断了电,病邪自然趁虚而入。

河南艾仲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

  1、睡不安,先伤肝

  肝主藏血,夜间本该收纳全身血液涵养精气。若子时(23点-1点)仍醒着,肝血不得归藏,就像开了一夜的水龙头,气血慢慢亏空。肝又主疏泄,熬夜的人常觉得烦躁、眼睛干涩,正是肝气不舒、肝火上炎的信号。时间久了,免疫力跟着下降,感冒、过敏这些小毛病就成了常客。

  2、脾胃也怕睡不沉

  胃不和则卧不安,反过来,睡得差也会伤脾胃。人在熟睡时,脾胃才能全力运化白天摄入的水谷。若辗转反侧,脾胃得不到安宁,运化功能就会紊乱。很多长期失 眠的人会觉得腹胀、没胃口,甚至大便不成形,这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。脾胃一虚,气血生化无源,身体就像断了粮草的军队,哪还有力气抵抗病邪?

  3、补 肾先睡好

  肾为先天之本,藏着人体的精气。亥时(21点-23点)到寅时(3点-5点)是肾经当令,此时深睡能助肾精封藏。若总在凌晨三四点醒来,多半是肾精不足了。肾虚的人不仅容易疲劳、怕冷,还可能出现腰膝酸软、头发早白,连呼吸都比别人浅,稍遇风寒就咳嗽气喘。

  4、调睡眠,从“顺时”开始

  中医调失 眠,讲究“顺天应时”。亥时前入睡,让身体跟着日月交替的节奏走;睡前少碰辛辣、咖啡,避免扰动心神;试试用酸枣仁泡水,或按揉手腕内侧的神门穴,帮心神归位。实在睡不着也别焦虑,闭目养神也是一种休息,过度纠结反而加重失 眠。


  老话常说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觉补”。一夜好眠,胜过百服良药。想要少生病,先让自己睡个安稳觉吧。

艾仲医 赵老师:13838735858 公司地址: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专仲景东区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河南艾仲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:豫ICP备18044907号-1


扫码添加微信